IMG_9234.JPG

這本書的在序中就有提到是在講一個沉悶的事實-腦死算不算活著。

 

我大概說一下劇情大綱,

一個年輕小女孩游泳溺水,送醫急救後有生命跡象卻沒有意識,

日本醫學判斷為即將腦死的患者,父母本來也要接受腦死判讀

(病患必須先進行判讀的過程,才能確認其為腦死),

並將女孩的可用器官進行捐贈,此時女孩的弟弟呼喊了姊姊,父

母確實的感受到小女孩的手在他倆雙手間動了一下,

醫生告知這可能是反射動作,但父母認為小女孩還活著,

所以要求停止腦死判讀,並繼續接受治療。

由於女孩父親的公司在研發協助身體反應的科技,

故雙親將此技術運用在女孩身上,小女孩的身體因為機器會動,

但仍然沒有意識,旁人看到也都驚嚇,甚

至認為褻瀆了上帝的安排,在男孩慢慢長大的過程中,

身旁的同儕對男孩的姊姊十分害怕,認為那就是個死人。

但雙親並沒有因此認為女孩已經不在人世,仍然抱著希望,

不過父親的希望隨著時間也漸漸被消磨殆盡,

並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直到幾年後的半夜,女孩的母親感受到女孩對他的告別,

才終於確定女孩離開人世,並接受醫學上的判讀,進行器官捐贈。

 

 

我只是大概的說出故事內容,但實際上還是要自己去看,

更能感受到作者在感情上的筆法多麼的細膩。

這本書我有看到落淚,就在那段大家在爭吵著女孩是死是活的時候,

最後相擁而泣,女孩臉上看似有笑容的那段。

 

腦死真的是很悲劇的事情,倘若我們誰是那個女孩的父母親,

我們也無法做出理智的決定吧?是死是活也不由得知,

到底是心臟還跳動著算活著,還是腦袋還運作著算活著,

我認為是兩者同時相存才算活著。

但我們沒有任何權力可以決定他人的生死,儘管是自己的孩子。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閱讀的過程,我會想一氣呵成的看完,

要不然會一直東想西想女孩怎麼了,雖然最後的結局不是甦醒,

但卻也帶給讀者另一個美好的慰藉(器官移植拯救另一個生命)。

我真的特別喜歡東野圭吾在情感描述方面所下的功夫,

很細膩很動人,很能投入當下的情節。

我幾度看到某些片段心裡都非常糾結,

但是這個議題很令我難過佔很大原因吧。

 

 

arrow
arrow

    FIDOWA啡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