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 2018-10-31 上午2 16 30.jpg


這本書看了很久,反覆咀嚼幾次後,終於正式的消化完畢,

中間有段時間因為讓我心情過於沉悶,還停看了一陣子,

不管在閱讀的過程還是讀後的回味,都讓我的心情七上八下的不平定,

頗愛看韓劇的我,最近發現犯罪心理層面的韓劇產量越來越多,

這本是由韓國作家所撰寫的恐怖小說,或許未來也會翻拍成韓劇也說不定。

 

作者透過第一人稱的口語,帶起整串故事的連接,

就宛如一種身歷其境的感受,我利用睡前時間斷斷續續的看,

在閱讀第一、二章節時,常常在睡夢中進入恐怖的深淵,

醒來時心情總是覺得煩躁,不愧是恐怖小說,

能讓讀者感受到心理層面的恐怖,

有做到讓人害怕的感覺,這應該會是一本成功的書籍。
 

故事內容我簡單的描述,作者採用倒敘手法,

這是現在滿多作家會使用的寫作手腕,讓我們先知道震撼人心的結局:

主角醒來後發現母親陳屍在家中,且自己身上充滿著不知是誰的黏稠血液。

透過場景的回顧,片段記憶逐漸拼湊成完整的拼圖,

驚覺自己就是那個嗜血成狂的殺人魔,在腦海中不斷自我掙扎,

該選擇自首還是逃離這個事實?最終選擇了逃離,

並殺害了自己身邊唯幾的親人,並在一切事情塵埃落定之後,

再度埋下主角另一個殺人動機的種子,在空氣中聞到行走的血腥味作為故事的結尾。
 

閱後我看了作者給讀者的話,才瞭解到原來此角色以前常出現在作者的創作當中,

化身成不同的名字,在其中都是扮演著令人畏懼的恐怖殺人犯,

但作者認為在每篇故事中片面的描述,不足以完整形容此角色的恐怖,

想讓讀者們更清楚瞭解到他的陰暗面,故寫出「物種起源」來清楚呈現這個人物的背景與故事。

 


作者筆法非常細膩,場景的形與色都描述得非常生動,

例如在殺人前的動機、尾隨的氣氛、呼吸的雜亂、週遭的寧靜,

甚至連空氣的溫濕度都交代得非常清楚,有如臨其境之感。

雖然沒有漫畫的圖片,也沒有動漫的特效,但字裡行間隱藏得力量非常強大,

彷彿置身其中感受到殺人前的情緒、殺人的念頭,並在腦海中反覆演練殺人手法等,

我想這就是令我害怕的地方,讓讀者進入故事主人公的心靈,讓我們成為最了解恐怖兇手的人。

 


以往讀過的故事,我們總是站在主角這方去看待事情,

因此在閱讀書籍的同時,更會賜予主角無限的光環,總會覺得錯的人不是他。

但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會讓我漸漸地不想去體諒,不想去容忍主角的所作所為,

明知這一切的不合理,而我卻還要靜靜地聽他述說故事給我聽,這是讓我覺得恐怖的所在。


其中有提到主角是癲癇患者,作者的寫法讓我一直以為他是被人誣陷,

也對於他的游泳比賽事件出糗感到惋惜,

但後來得知他是精神病極度危險患者,而癲癇只是他吃藥品的副作用。

這邊作者只是將壞人變為主角,但僅僅這個小改變,

就能讓我從同情之感,衍伸成憤怒不理解的情緒,

我覺得這種把壞人當主角讓我們進入不同思考空間的寫法,是這故事最有特色的環節。


精神病患者其實已經充滿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只在重度和輕度的差別而已。

現在經濟不景氣,人們的物慾也是一層疊上一層,

想買的東西多了自然就會需要更多金錢。

就算沒有金錢的壓力,卻也會因為一些尚未發生的事情杞人憂天,

導致心病不斷的累積,終成為痼疾久久難治,

而作者把如此恐怖的黑暗面,完整的揭露給我們知道,

是為了讓我們防備身邊那些極度嚴重的精神病患,

他們的行為就會像主角般無法自我控制,

他們擁有著與常人不一樣的思維,他們看待這世界的角度或許是人利己利的觀點,

故此書讓我們了解他們的部分想法,同時警剔我們,

這世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尚不可以管窺天,處世須小心謹慎。

 

而每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惡」的動機,

而這個動機是否有顯露出來,那就是我們自我控制的能力。

我們不該隱藏自己的惡,也不該討厭自己的惡,

我覺得應該要認識它,才能更了解自己,

理所當然我們必須要給自己建立一定的道德涵養,

除了我們常知道孝及善,我們必須要做到誠實的面對自己,

一同找出最真實最美好的我們。

 

想要購買此書籍,請點此連結,書籍購買

相片 2018-10-31 上午2 17 04.jpg

 

一開始覺得這本書的封面滿美,看到一半才發現藏在描圖紙下方的紅色,

是代表著血液,這樣的設計也讓我們更進入故事的意境當中。

相片 2018-10-31 上午2 21 21.jpg

arrow
arrow

    FIDOWA啡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